苹果作为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水果,素有“全科医生”的美誉,营养价值极高,富含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微量元素、有机酸、果胶、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。那么,苹果究竟怎么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,发挥其养生功效呢?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探寻苹果最具营养的吃法。
一、生吃苹果
直接啃食:将苹果洗净后直接啃食,这是最原始、最便捷的吃法,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苹果中的营养成分。苹果中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,在生吃时最容易被人体吸收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、预防感冒。同时,苹果中的有机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口腔细菌,让苹果在口腔里待的时间长一点,使有机酸和口腔有充分的接触时间,对口腔环境更有益。不过,直接啃食时要注意细嚼慢咽,一个苹果食用时间最好控制在15-20分钟。若吃得太快,咀嚼不充分,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苹果保护胃肠道的作用,还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。
制作苹果沙拉:把苹果切成小块,与其他水果(如香蕉、草莓、蓝莓等)、坚果(如杏仁、核桃、腰果等)混合,再加入适量的酸奶或沙拉酱拌匀。这种吃法营养丰富,不同水果和坚果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,苹果中的膳食纤维与其他食材共同作用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而且,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口感能增加食欲,特别适合作为早餐或下午茶。
榨苹果汁:将苹果洗净去核,切成小块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。苹果汁清爽可口,能快速为人体补充水分和营养。对于一些牙齿不好或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来说,喝苹果汁是个不错的选择。但要注意,榨汁过程中会损失部分膳食纤维,且苹果汁中的糖分相对集中,升糖速度比直接吃苹果更快,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饮用。此外,为了保证营养和口感,最好现榨现喝,避免放置时间过长导致营养流失和氧化。
二、熟吃苹果
蒸苹果:把苹果洗净去皮,切成小块,放入蒸锅中蒸熟。蒸苹果具有健脾、养胃、消食的功效,且加热后苹果的纤维软化,对中老年人、儿童以及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来说,胃肠道刺激更小。同时,苹果中的果胶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,从原本软化大便、帮助通便,转变为具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,还有收敛、止泻的功效,适合腹泻患者食用。在蒸苹果时,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枣、枸杞等食材,增加滋补效果。
烤苹果:将苹果洗净,带皮切成4块,去除果核,然后把切好的4块苹果拼合为一个完整的苹果,用锡箔纸包裹好,放入微波炉或烤箱中加热5分钟左右。烤出来的苹果香软好吃,而且苹果中的果胶分子量减少,果胶的活性变为原来的9倍还多,此时能发挥出最佳的降胆固醇、降血脂和降血糖效果,非常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,有利于血管健康。
煮苹果汤:
苹果山楂汤:准备苹果、山楂、橙子等食材。将苹果、山楂、橙子洗净,去核,切成片状备用。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中,加入足够的清水,没过食材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。这三种水果都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,一起煮水喝,口感酸甜、滋阴润嗓,能促进胃酸分泌,增强肠蠕动,适合消化不良的人饮用。
苹果黄芪汤:黄芪有“补气之长”的美誉,具有补气固表、生津养血等功效。准备半个苹果洗净切片,倒入养生壶中,再放入3个红枣、3克黄芪、10个枸杞,一起煮水喝。此汤很适合经常熬夜、脾胃虚、脸色暗黄的人,长期饮用能让脸色变得更加红润。
苹果山药汤:山药中的黏蛋白能益胃补肾,还能润肺止咳。准备山药30克去皮切段,一个苹果切片,一起煮汤。平时胃口不好或者感冒咽喉不适的人,都可以多喝这碗汤。
三、其他特色吃法
制作苹果醋:把苹果切成片,放入米醋中密封发酵,经过一段时间后,就能得到富含有机酸的苹果醋。苹果醋能够促进代谢,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,对于控制血糖、减肥瘦身都有一定的帮助。每天早餐前饮用一小杯稀释后的苹果醋,还能提高全天的精力。不过,苹果醋酸性较强,不宜空腹大量饮用,以免刺激胃肠道。
苹果配咸菜:这种搭配或许听起来有些奇怪,但在一些地方却是传统吃法。苹果的清甜与咸菜的咸香相互交织,别有一番风味。而且,从营养角度来看,两者搭配据说还有防癌的作用。不过,咸菜通常含有较高的盐分,食用时要注意控制量,避免摄入过多盐分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
苹果配绿茶:将苹果切成小块,与绿茶一起冲泡饮用。苹果中的营养成分与绿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相结合,具有防癌、抗老化的功效。这种搭配既美味又健康,适合喜欢喝茶的人尝试。
四、吃苹果的注意事项
食用时间:从营养价值上看,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吃苹果,其营养价值并没有改变。早上吃苹果,其中的果糖很快会转化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,能帮助恢复精力,同时苹果中的果胶等物质还能促进肠道蠕动,改善排便。但胃酸过多或有胃部疾病的人,不建议早上空腹吃。饭前吃苹果,一方面水果中的营养成分多为水溶性,更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;另一方面,可产生饱腹感,减少其他高热量饮食的摄入,有利于减肥。但需注意,不宜饭后立即吃水果,饭后马上吃水果会影响消化功能,尤其是老年人,长期饭后立即吃水果易致便秘。食物进入胃后,需经过1-2个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,若饭后立即吃水果,水果会被先到达的食物阻滞在胃内,增加消化负担,从而容易引起腹胀、便秘等症状。即便饭后想吃水果,也应在1小时以后再吃。晚上可以吃苹果,但别等快睡觉了才吃,睡前吃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肠胃负担,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的人,睡觉期间肠胃蠕动变慢,更容易使食物在胃部滞留,甚至可能诱发胃酸分泌过多,引起反酸甚至胃炎等胃部疾病。实在想吃的话,最好在睡前两小时前吃。另外,餐前30分钟吃苹果,更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。有实验表明,只吃白米饭的血糖反应最高,而白米饭和苹果同时吃,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下降了23%;饭前30分钟吃苹果这一组,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值最高(达51%),而且餐后4小时之内的血糖波动值,也降低了整整一半。
苹果皮的去留:苹果皮的某些营养素确实高于苹果肉,如苹果肉中的膳食纤维是1.3g/100g,苹果皮是12.14g/100g;苹果肉中钾含量是90mg/100g,苹果皮是257.57mg/100g;苹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是4mg/100g,苹果皮是9.91mg/100g;苹果肉中维生素K含量是0.6μg/100g,苹果皮是16.3μg/100g。总的来说,不削皮能保留苹果更多的营养价值。然而,如果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施了过多的农药化肥,苹果皮上可能会有残留,所以要仔细清洗。苹果上的“蜡”主要有两种来源,一是自产的果蜡,相当于水果的“衣服”,可将外界微生物、农药、病毒等隔绝,对水果具有保护作用,对人体无害;二是人工打的食用蜡,采摘后的苹果,为了延缓水分蒸发、留住香味而打上的食用蜡,这是符合规定的,安全无害。在买苹果时可以带上纸巾,用纸巾擦拭苹果表面,如果纸巾上有颜色,有可能是工业蜡,食用蜡无色无味,擦不出颜色来。若实在担心,可以削皮吃。用小苏打、碱清洗苹果,或者用热水冲烫,可去除一部分农药残留及蜡。
食用量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每天吃200-400克水果,基本上一个大的苹果就能满足。过量食用苹果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,如腹痛、腹泻等,还可能因摄入过多糖分,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。
苹果的吃法多种多样,每种吃法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。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口味偏好、身体状况以及不同的需求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吃法,让苹果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无论是生吃带来的清新口感和丰富维生素,还是熟吃展现出的健脾养胃、调节血糖等功效,亦或是特色吃法带来的别样体验,苹果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们健康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