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探讨体寒的人能否吃榆钱这个问题前,我们先深入了解一下体寒和榆钱各自的特性。体寒,在临床上多被视为患者的一种或一组自我感觉症状,也有观点将其归为“阳虚体质”,主要特征表现为畏寒怕冷、手足不温等虚寒症状。严重时,体寒可能发展为阳虚证,甚至影响生殖功能,导致不孕不育。体寒主要是由体内阳气不足所引发。在饮食方面,体寒者一般建议食用温性、助阳的食物,尽量避开生冷、寒凉刺激的食物。
榆钱,作为榆科植物榆树的翅果,因其形状圆薄如同钱币而得名,又因“榆钱”与“余钱”谐音,有着美好的寓意。榆钱营养丰富,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4.8克、脂肪0.4克、膳食纤维4.3克、糖类3.3克,还富含钙62毫克、磷104毫克、铁7.9毫克。另外,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烟酸、维生素C等维生素成分也在榆钱的营养成分表中。在中医理论里,榆钱性平,味甘、微辛,归肺、脾、心经,具有健脾、安神、清心降火、止咳化痰、清热利水、杀虫消肿等诸多功效,可用于治疗失眠、食欲不振、带下、小便不利、水肿等病症。
从榆钱的特性来看,它本身性平,并不属于大寒大热的食物。对于体寒者而言,理论上适量食用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寒凉刺激。然而,体寒之人阳气不足,脾胃功能往往也相对较弱,而榆钱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,虽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但对于脾胃功能欠佳的体寒人群来说,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脾胃的消化负担,引起腹胀、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。
在烹饪榆钱时,烹饪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如果采用凉拌、生吃等方式,即使榆钱本身性平,生冷的食用方式也可能会让体寒者的身体受寒,进一步损伤阳气,所以这种过度寒凉的烹饪方式并不适合体寒人群。而像蒸、煮、炖等温性的烹饪方式则更适宜体寒者。例如,可以制作榆钱窝窝头,将榆钱洗净后与面粉混合,加入适量酵母粉和水,揉成面团后分成小块,做成窝窝头形状,上锅蒸熟即可。这种做法不仅保留了榆钱的营养,经过加热后的榆钱也更温和,易于体寒者消化吸收。或者做一道榆钱鸡蛋羹,把榆钱切碎,与鸡蛋液搅拌均匀,加入适量温水、盐等调料,蒸熟后口感滑嫩,同样也是体寒者食用榆钱的不错选择。
另外,体寒者在食用榆钱时一定要注意适量。尽管榆钱有诸多益处,但一次性食用过多,无论是从其本身含有的膳食纤维可能加重消化负担,还是从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的角度来看,都可能引发身体不适。建议体寒者每次食用榆钱控制在50-100克左右,并且不要连续多日大量食用。同时,体寒者还应注重饮食的均衡搭配,在食用榆钱的同时,适量摄入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以及各类新鲜蔬菜和水果,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取,以此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,更好地改善体寒的体质。
总体而言,体寒的人并非完全不能吃榆钱,只要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,控制好食用量,并注重饮食的整体均衡,适当食用榆钱是可行的。但如果体寒者本身还患有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脾胃疾病,由于榆钱可能会刺激胃肠道,加重病情,这类人群则不建议食用榆钱。倘若在食用榆钱后,体寒者出现任何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食用,并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