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菜,学名Orychophragmusviolaceus(L.)O.E.Schulz,在中国有着颇为传奇的得名由来。相传,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途中,为解决粮草供应难题,命令士兵在驻扎地附近广泛种植此植物,以满足军旅菜食之需,故而得名诸葛菜。它还有二月蓝、紫金菜、菜子花、短梗南芥等别名。诸葛菜主产于中国、韩国、朝鲜等地,在亚洲、欧洲及北美洲地区均有分布。于中国而言,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华中等地皆是它的生长区域,常见于平原、山地、路旁或地边。
诸葛菜具有一定的外观辨识度。其茎单一,呈现出浅绿色或略带紫色。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为大头羽状全裂。花朵通常有紫色、浅红色,部分会褪成白色;花萼呈筒状,亦是紫色;花瓣则为宽倒卵形。长角果呈线形,种子是卵形至长圆形,稍显扁平,颜色为黑棕色且带有纵条纹。花期处于4-5月,果期在5-6月。它喜温暖湿润气候,在抗盐碱、耐旱、耐寒以及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,对土壤、光照等条件要求不高,能在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生长,在肥沃、湿润、阳光充足之处生长健壮,于阴湿环境中也能展现出良好性状,且自播生长能力强,在荒坡及较干燥地方也能营造出较好的景观绿化效果,耐阴性强,有一定散射光便能正常生长、开花、结实。
回到大众关心的核心问题:诸葛菜能不能吃?答案是肯定的。诸葛菜不仅能吃,而且还有诸多优点。其味清香,营养十分丰富,风味独特且味道鲜美,茎、叶、薹均可食用,常见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。比如,可以将诸葛菜焯水后凉拌,加入蒜末、醋、生抽等调料拌匀,清爽可口;也能用来炒食,与鸡蛋或肉类搭配炒制,味道更为美妙;还能用来做汤,添加豆腐、蘑菇等食材,煮出的汤品清淡宜人;甚至可以将其作为馅料,包饺子或包子,别具一番风味。从营养成分来看,诸葛菜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铁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等,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,能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、改善体质。同时,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能够促进肠胃蠕动,有助于消化,预防和改善便秘,进而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。并且,在一定程度上,诸葛菜还能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,能够促进血糖平衡,防止血糖反复升降,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。
在特殊时期,诸葛菜还发挥过重要作用,可作为战时救急野菜。不过,食用诸葛菜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食用量不宜过多,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泻、恶心等不适症状。诸葛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,从而影响药效,所以正在服用药物的人,在食用诸葛菜前应当咨询医生的意见。孕妇在怀孕期间需慎食诸葛菜,虽然它有营养价值,但其中部分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,孕妇食用前务必咨询医生建议。另外,诸葛菜多生长在野外,可能受到污染或有寄生虫侵扰,还可能存在农药残留,因此在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,可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,然后用流动水冲洗,确保食品安全。还有一部分人对诸葛菜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,食用后或许会出现皮肤瘙痒、红肿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,所以在食用前,要了解自己的过敏史,有过敏史者应避免食用。
诸葛菜不仅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,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价值。在工业上,诸葛菜薹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质元素含量丰富,茎叶生物量大,可研制开发复合青饲料产品,为牧区牲畜的越冬提供饲料,其籽粕也能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,种子还可用于榨油。在医学药用领域,其全草可入药,药性味甘、微苦,性平,具备开胃下气、利湿解毒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食积不化、黄疸、消渴、热毒风肿、乳痈等病症。在园艺观赏方面,诸葛菜花期长,整个冬、春季节绿叶葱葱,早春时花开成片,花色素雅,连续数月鲜花不断,是优良的观花耐阴地被。因其环境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荫、抗旱且自播能力强,可片植、丛植于公园、庭园的林下绿地,也能应用于花坛、花境,还可盆栽观赏。此外,它还能用于保持水土、涵蓄水源、绿化荒坡,与其他植物搭配,营造出各种美妙的景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