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钱,作为榆树的翅果,因其外形圆薄似钱币且谐音“余钱”,不仅在春日里成为一道独特风景,更因其丰富营养与多样吃法备受青睐。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7.6克、钙62毫克、钾134毫克、磷104毫克、维生素C11毫克,还含有镁、铁、锌等,其含铁量更是菠菜的11倍、西红柿的50倍,中医认为它有助消化、防便秘等功效。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享受这春日美味,以下六种人群需谨慎对待榆钱。
消化功能差者
榆钱富含膳食纤维,这本是促进肠道蠕动、预防便秘的有益成分,但对于消化功能较弱、胃肠动力不足或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(如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等)的人群而言,却可能成为负担。这些人群的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本就欠佳,榆钱中的膳食纤维难以被充分消化,易在肠道内积聚,加重胃肠蠕动负担,引发腹胀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比如,一位患有多年胃溃疡的患者,食用榆钱后,可能因胃黏膜受到膳食纤维的机械性刺激,以及榆钱促进胃酸分泌,导致溃疡面疼痛加剧,甚至诱发胃出血等严重后果。所以,消化功能不佳者应避免或谨慎食用榆钱,以防胃肠不适症状加重。
过敏体质者
榆钱中含有如植物蛋白、榆树皮苷等多种潜在致敏物质,对于过敏体质人群,免疫系统易将这些物质识别为外来“入侵者”,从而启动免疫反应,引发过敏症状。症状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红肿、皮疹,严重时可累及呼吸道,导致呼吸急促、哮喘发作,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例如,曾有对花粉、植物类食物过敏的人,在食用榆钱后短时间内,面部、颈部等暴露皮肤部位迅速出现大片红斑、风团,伴有剧烈瘙痒,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口唇肿胀、咽喉部异物感等症状。因此,过敏体质者在食用榆钱前,务必谨慎评估自身过敏史,若不确定是否对榆钱过敏,可先少量尝试,密切观察身体反应,一旦出现过敏迹象,应立即就医并停止食用。
泌尿系统疾病患者
榆钱含有一定量的草酸,草酸进入人体后,在泌尿系统中,易与尿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。对于本身就患有泌尿系统结石(如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等)的患者,草酸钙结晶的增加会进一步加重结石病情,可能导致结石体积增大、数量增多,引发更剧烈的肾绞痛、血尿等症状,还可能阻碍尿液排出,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。即使是尚未患有结石,但存在泌尿系统功能障碍、钙代谢异常等问题的人群,食用榆钱后,草酸钙结晶在泌尿系统内形成的风险也会显著提高。所以,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榆钱的摄入,避免加重病情。
脾胃虚寒者
从中医角度看,榆钱性寒,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,食用榆钱如同雪上加霜。脾胃虚寒者常表现为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大便溏稀等症状,其脾胃运化功能本就较弱,对食物的寒热属性更为敏感。榆钱的寒性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运化水谷、腐熟食物的能力下降,加重上述不适症状。比如,一位脾胃虚寒的老人,食用榆钱后,可能会出现腹痛加剧、腹泻次数增多的情况,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故而,脾胃虚寒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榆钱,若实在想尝鲜,可搭配一些温热性食材,如生姜、红枣等,以中和榆钱的寒性,但也需严格控制食用量。
缺铁性贫血与骨质疏松患者
铁和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矿物质,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,影响氧气输送,出现面色苍白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;钙缺乏则会引发骨质疏松,增加骨折风险。榆钱中含有的草酸,除了对泌尿系统有影响外,还会在肠道内与铁、钙等矿物质结合,形成不溶性复合物,阻碍人体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。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,本就需要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铁元素来改善贫血状况,食用榆钱后,铁的吸收受阻,治疗效果大打折扣;骨质疏松患者同理,摄入榆钱可能导致钙吸收不足,进一步加重骨骼钙质流失,使骨质更加脆弱。所以,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开榆钱,选择更有利于铁、钙吸收的食物。
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
孕妇在妊娠期间,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,饮食需格外谨慎。榆钱虽有营养,但性质偏寒,孕妇食用后,可能会影响自身脾胃功能,甚至可能因脾胃虚寒引发宫缩,增加流产、早产风险。而且,孕期女性免疫系统有所改变,对食物过敏的风险可能提高,榆钱的潜在致敏性也给孕妇带来隐患。哺乳期妇女食用榆钱后,其寒性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,影响婴儿娇嫩的脾胃功能,导致婴儿出现腹泻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,胃肠功能极为脆弱,榆钱中的膳食纤维不易被消化,且其寒性和潜在的致敏性都可能对婴幼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。所以,这三类特殊人群应谨慎对待榆钱,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指导下决定是否食用。
榆钱虽好,但不同人群身体状况各异,在享受美食前,务必充分了解自身身体条件,若属于上述六种人群,应谨慎选择,以免给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