榴莲,这种自带话题属性的热带水果,在水果界独树一帜。它被人们赋予了“水果之王”的称号,然而其独特的气味却让人们对它的态度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。
榴莲原产于马来群岛,如今在东南亚多国广泛种植,泰国更是榴莲的盛产地。在国内,河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等地也能看到它的身影。榴莲所属木棉科,为热带落叶乔木,树高可达15至20米。叶片长圆,顶端尖锐,花色淡黄。其果实如同足球大小,外表布满密密麻麻的三角形尖刺,乍看之下,像一只威严的“刺猬”。当你打开这层坚硬带刺的外壳,便能看到里面粘性多汁、酥软味甜的果肉,口感如同细腻的雪糕。
榴莲的品种繁多,不同产地的品种各有特色。在马来西亚,D24产量高,果实呈圆形至椭圆形,果皮厚,果肉淡黄色,味甜且带坚果味,但对茎溃疡病敏感;D99则耐性强又耐干旱,果实近圆形,果顶稍凹,果肉淡黄色,味甜而香,是早熟品种。文莱的DuriograveolensBecc果皮颜色多样,果肉从深红色至白色都有,果实带有烤杏仁香味,极甜且有干酪味。印尼的Duriansunan果实卵形,果小,果皮薄易开裂,假种皮奶白色。菲律宾的DES806果实椭圆形,成熟时呈黄绿色,假种皮黄色,甜中略带苦味。
榴莲的气味堪称一绝。它独特的气味源于内部复杂的化学成分。酯类化合物,如丁酸乙酯、丙酸乙酯、乙酸乙酯等,为它带来了“香气”的部分;而硫化合物,像二烯丙基三硫醚、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四硫醚等,则构成了那股让部分人难以接受的“臭味”。并且,在榴莲成熟的过程中,其内部控制合成硫化物的相关基因会被激活,使得这种刺激性气味愈发浓郁。
在营养价值方面,榴莲可谓是“能量小炸弹”。它含有大量糖分,热量颇高,蛋白质含量为2.7%,脂肪含量4.1%,碳水化合物9.7%,水分82.5%。维生素方面,维生素A、B、C含量丰富,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,钾和钙的含量尤为突出。氨基酸种类齐全,除色氨酸外,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。从中医角度讲,榴莲辛、甘,热,入肝、肾、肺三经,有滋阴强壮、疏风清热、利胆退黄、杀虫止痒、补身体等功效,可用于精血亏虚须发早白、衰老,风热,黄疸,疥癣、皮肤瘙痒等症。
食用榴莲时,直接开壳吃果肉是最常见的方式。但要注意,榴莲性热,吃多了易上火。如果不小心吃多导致上火,可以用榴莲皮(指核中的白色部分)炖汤喝,因为它性味甘淡,性寒,有清热降火、滋阴补血、疏风止痒的功效。此外,榴莲核也别扔,它性味甘,温,入脾、肾经,有补肾健脾和胃的作用,脾胃虚弱、中气不足者可将其炖汤服或煮熟晒干后磨粉服。不过,咽干舌燥、喉痛等热性体质和阴虚体质者应慎用榴莲;易腹泻、怕冷等寒性体质者慎用榴莲皮;榴莲核不可生食且不能多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