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香椿芽作为一种时令美食,备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香椿树所结的果实——香椿子,同样具有丰富的价值。香椿子不仅在传统医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,现代研究也逐渐揭示出其独特的功效与作用。
一、传统医学中的香椿子
香椿子在传统医学里被视为一味良药。其味辛、苦,性温,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《中华本草》等诸多传统医学典籍均对其功效有所记载。
(一)祛风散寒
香椿子能够深入人体经络,驱散体内的风寒之邪。在古代,当人们外感风寒,出现头痛、身痛、恶寒等症状时,常常会选用香椿子来缓解。对于一些因风寒侵袭而引发的感冒,香椿子可帮助身体发汗,促使寒邪从体表排出,从而减轻感冒症状。民间流传的一些验方中,就常将香椿子与其他具有祛风散寒功效的草药搭配使用,如与生姜、葱白一同煎汤服用,能增强解表散寒的作用,快速缓解因风寒感冒带来的不适。
(二)止痛
无论是风湿痹痛导致的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,还是胃脘疼痛、疝气疼痛,香椿子都能发挥显著的止痛效果。中医认为,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。香椿子性温,具有温通经络的特性,能够促进气血运行,消除因气血阻滞所导致的疼痛。对于风湿痹痛患者,长期受关节疼痛折磨,生活质量严重下降。香椿子可以通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,减轻炎症反应,从而缓解关节疼痛,使患者的关节活动逐渐恢复正常。在治疗胃痛方面,香椿子对于胃寒所致的胃脘冷痛尤为适宜。它能温暖脾胃,驱散胃中的寒气,使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,疼痛自然得以缓解。在一些地方,当有人出现疝气痛时,也会尝试使用香椿子来减轻痛苦。
(三)收敛止血
香椿子还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。对于便血、尿血、崩漏等出血症状,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。它能够使受损的血管收缩,促进血液凝固,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。在古代,医疗条件有限,当人们遇到一些轻微的出血情况时,会采用香椿子进行简单的止血处理。例如,对于因肠道湿热引起的便血,将香椿子研末后服用,可起到收敛止血、清热燥湿的作用,帮助缓解便血症状。
(四)涩肠止痢
在传统医学中,香椿子常用于治疗痢疾。痢疾多由外感湿热疫毒或饮食不洁,损伤脾胃及肠道所致。香椿子味苦,能燥湿,性温又可散寒,对于寒湿痢或湿热痢都有一定的疗效。它可以改善肠道的功能,减轻肠道的炎症,缓解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。民间常用香椿子煎汤来治疗痢疾,帮助患者恢复肠道健康。
二、现代研究中的香椿子
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对香椿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,发现了其更多潜在的功效。
(一)抗血栓作用
现代药理实验表明,香椿子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,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。血栓的形成与血液的高凝状态、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。香椿子中的某些成分能够调节血液的凝固机制,抑制血小板的聚集,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。这一发现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对于一些患有高血脂、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,适当食用香椿子或其相关制品,可能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,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。
(二)抗氧化作用
香椿子中含有多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,如黄酮类化合物、多酚类物质等。这些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,减少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。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,过多的自由基会导致细胞老化、基因突变,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。通过摄入香椿子,其抗氧化成分可以帮助身体维持氧化还原平衡,延缓衰老过程,预防诸如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的疾病。
(三)抗炎作用
研究发现,香椿子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。炎症反应是人体对各种损伤因素的一种防御反应,但过度或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对身体造成损害。香椿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,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,从而缓解炎症症状。对于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,如关节炎、胃炎等,香椿子的抗炎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炎症对组织器官的破坏,促进病情的好转。在动物实验中,给予含有香椿子提取物的饲料后,发现实验动物体内的炎症指标明显下降,进一步证实了其抗炎功效。
三、香椿子的食用与使用方法
(一)药用食用方法
煎汤内服:这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。一般取6-15克香椿子,加入适量清水,煎煮30分钟左右,取汁服用。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、胃痛、风湿痹痛等病症。如治疗外感身痛,可将香椿子与鹿衔草各15克一同煎汤服用;治疗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慢性胃炎,可用6-9克香椿果水煎服。
研末服用:将香椿子晒干后研成粉末,每次取适量,用温水或黄酒送服。研末服用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,且便于保存和携带。对于一些难以煎煮的病症,或者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,研末服用较为方便。例如,治疗胸痛时,可将香椿子与龙骨研末,开水冲服。
制作药膳:香椿子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药膳。如将香椿子与羊肉一起炖煮,既能祛风散寒,又能补益气血,适合体质虚寒、风寒湿痹的人群食用。在制作药膳时,要注意食材的搭配和用量,确保安全有效。
(二)日常保健方法
泡茶饮用:将晒干的香椿子适量放入杯中,用开水冲泡,浸泡10-15分钟后即可饮用。香椿子茶具有驱寒暖胃的作用,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季节或胃寒的人群饮用。长期饮用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养生效果,但要注意适量饮用,避免过量导致上火。
制作香椿子酒:选用适量的香椿子,洗净晾干后放入白酒中,密封浸泡一段时间。香椿子酒具有祛风散寒、通络止痛的功效,对于关节疼痛、手足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在饮用香椿子酒时,要注意控制饮用量,避免酒精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。
四、使用香椿子的注意事项
阴虚火旺者慎用:由于香椿子性温,对于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来说,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燥热症状,出现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、便秘等不适。因此,这类人群在使用香椿子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,谨慎使用。
控制用量:虽然香椿子具有诸多功效,但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。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,如出现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。在作为药用时,务必遵循医嘱,不要自行增减剂量。
过敏体质者注意:部分人可能对香椿子过敏,在食用或接触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。如果是过敏体质,在首次使用香椿子时,应先少量尝试,观察是否有过敏症状出现。一旦发生过敏,应立即停止使用,并及时就医。
选择优质香椿子:在购买香椿子时,要选择干燥、无霉变、无异味、果实饱满的产品。优质的香椿子药效更佳,且安全性更有保障。同时,要注意保存方法,将其放置在干燥、通风、阴凉的地方,防止受潮变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