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春鱼,因其雌性个体腹中饱含鱼籽而得名,在美食领域中颇受青睐,无论是香煎还是油炸,那一口爆籽的美妙口感,令人回味无穷。要探究多春鱼什么季节籽多,需要从其繁殖习性和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剖析。
多春鱼学名毛鳞鱼,主要分布在北冰洋、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,像冰岛、挪威、加拿大等国都是其主要产地。多春鱼有着较为特殊的繁殖规律,每年的3-5月是它们的繁殖期,此时雌性多春鱼的腹腔内会充满大量鱼卵,腹部明显鼓胀,也正是这个时候,多春鱼的籽最为丰富。在繁殖季,多春鱼会洄游到海边或河口处产卵,它们倾向于将卵产在较大河道的支流和浅滩区域,通常10-20天后鱼卵便可孵化。
为什么春季多春鱼的籽多呢?从环境因素来看,春季气温逐渐回暖,水温适宜,为多春鱼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而且此时水中的浮游生物等食物资源也逐渐丰富起来,能为即将孵化的幼鱼提供充足的食物,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。从多春鱼自身的生理周期角度,经过冬季的能量储备,到了春季,多春鱼性腺发育成熟,进入繁殖状态,大量的鱼籽在雌鱼体内孕育。
除了春季,在其他季节多春鱼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?夏季和秋季,多春鱼偶尔也会进行繁殖,但相较于春季,产卵量明显减少。这主要是因为夏季水温升高,部分地区的水质和食物资源的分布会发生变化,不再像春季那样完全契合多春鱼的繁殖需求;秋季水温逐渐降低,且食物资源也随着季节更替而减少,不利于幼鱼在孵化后获取足够的食物成长,这些因素都导致多春鱼在夏秋季繁殖意愿降低,鱼籽数量自然也不多。而到了冬季,寒冷的水温以及食物的匮乏,使得多春鱼基本不会产卵,体内籽的数量也降至最少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多春鱼还有一个独特的“性逆转”现象,幼年期的多春鱼大多为雄性,随着生长发育,部分雄性个体在成年后会转变为雌性。渔民在捕捞多春鱼时,会利用这一特性以及雌雄体型的差异,通过设置特定大小网眼的渔网,将体型较小的幼年雄性多春鱼筛除,捕捞上来的多以雌性多籽的多春鱼为主,这也进一步保证了市场上我们常见到的多春鱼大多肚子里满是鱼籽。
所以,若想品尝到籽多、肥美鲜嫩的多春鱼,每年的3-5月是最佳时机。在这个时节,无论是去海鲜市场选购新鲜的多春鱼回家烹饪,还是前往餐厅享用多春鱼美食,都能充分体验到多春鱼鱼籽带来的绝佳口感与丰富营养。多春鱼籽不仅口感独特,还富含蛋白质、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盐等营养成分,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。